第一讲:富有个性的空间/広谷 純弘(日本)
1.超越功能性,心灵对话。
2.建筑形成人们的交流,走廊引入光线,增加更多阅读、聊天的空间,公共空间增加艺术元素,提高儿童艺术及审美。
3.设计师和孩子的交流,把孩子们的想法通过设计师做的艺术品、设施、玩具;作品用于社区建设;旧木材做成供小孩玩耍的艺术品、积木做成茶室。
4.意大利小镇幼儿园:自主性与协调性的共育;培养创造性环境;社区整体致力于艺术教育。
5.立体绘本,孩子们自己发现、自己思考。
6.制造孩子们喜欢的场所。
7.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。
8.与自然对话,感受雨、风,把体会写下来挂起来。
9.与自己对话,把对方小朋友各种动作画出来贴墙上,作为艺术走廊。
10.木材把水份吸出,注入防水不燃剂合成。
第二讲:空间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-从控制空间到引导空间/董灏
1.2050年AI替代人类工作的80%,创造力的重要性。 2.尺度感、触感、色彩、游戏。 (1)1.2m高度顶部软包空间,孩子们喜欢的高度,解决焦虑感(游戏空间)。 (2)毛毡、毛绒的质感柔软、温暖,与冰冷质感之间的对比。 (3)幼儿园的当地特色、属地感、颜色使用的逻辑性。 (4)各类游戏空间的设置,更多的可能性,戏剧、地理、厨艺、阅读区域。 3.建筑就是教具。 4.桌子的可移动性,可拼接成不同的形式,围合、对面、单独、小组。 5.江苏硕集幼儿园,留守村庄的希望。 |
第三讲:一起乌托邦,共建理想国/王俊宝(迪卡建筑设计)
1.学艺术-做建筑,演讲碎片化,逻辑思维差。
2.画画、做设计一定要有很强的专注度。
3.建筑师融入到工人、普通生活之间,体验不同人的想法。
4.云南棒棒糖幼儿园--开启人生的第一把钥匙,屋顶采光带入理想。
5.广州圣果国际幼儿园
6.海南德威教育港幼儿园
第四讲:以儿童为中心的建筑设计/莎拉·斯科特(澳大利亚)
早教的教育理念
1.将玩耍和休闲融于教育中。
2.室外环境作为教育的场所。
3.儿童自发性探索学习。
4.亲近自然,光影、空气、风、重力。
5.根本不存在坏天气,只有衣服没穿对--瑞典谚语
第五讲:为洞见孩子的心灵而设计/ARKA设计
1.大人和孩子切换视角。 2.学习体验与情感相关,在玩乐中学习。 3.提升五感能力:形、声、闻、味、触。 4.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告诉孩子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样子,而是培养他们于求知终其一生的热忱。 5.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会鼓励独创性与自主选择,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幸福感的来源。 6.在欧洲的个体主义与亚洲的集体主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。 7.增强孩子的群体意识与团队合作。 8.案例: 高中→幼儿园:栏杆由安全保护变成有趣味的设施。 |
9.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,问题是怎么在他长大后仍保持这种天赋。 10.腰线是为了下侧墙体可多次替换、上侧不用。 |
第六讲:愉悦教育建筑/迫 庆一郎(日本)
完成项目:建外soho,金华正方体、长方体,北京冲击,北京像素(70万平方米,一万户两层),杭州浪漫一生(玻璃钢)。
1.北京蒲蒲兰绘本馆, (Poplar Kid's Republic)是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儿童书店。设计意向彩虹。
2.北京家盒子-青少年活动中心,其中可以进行不同的活动,游泳、玩游戏或是从音乐、舞蹈、手工到厨艺的多种课程。并且这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区域、阅读区域以及餐饮区域。它可以被放置在室外的公园一角,具有鲜明的外观。
3.深圳家盒子
4.天津圆圈,围墙上玻璃→客家土楼→塘沽幼远洋城园
5.北京庭院,改造项目,弱化规矩。
6.上海幼儿园
7.天津折线
8.福冈台阶=儿童+妇女
设计针对母亲工作与照顾孩子之间两难抉择。日本有一个群体是要带着儿童上晚班的母亲,需要在她们上晚班的地方周边有类似托儿所的场所。
通过考察儿童玩耍的情形设计建筑的流线,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满足儿童玩耍的要求。楼上楼下,三层空间包括内外的交互呈现出立体的环游性,目的是儿童可以自由来回但是限制他们行动的范围,不容易出现意外。同时建筑内部也有回游的设计,在空间里面保持一个你追我赶的游戏状态,这样的环游性对儿童很重要,最大程度地保持他们成长的舒展性。而无论是建筑的廊道还是内部空间,设计让外部的人可以随时看见儿童的活动,通过视觉让内外形成有效的连接。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每时每刻都存在,迫庆一郎用一种极其简单而有效的方式,将孩子的日常放置在母亲眼前,让她们能够安心,项目就像一个母亲,在平凡的外表下是伟大的舔犊之念。
9.广岛幼儿园-立体环游性
10.福冈浮羽共同体=儿童+老人
让儿童与老人一起生活,儿童可以理解“老”这一概念,接触身体的苍老与衰败,视觉感知到动作的缓慢,在生活状态的变化中感受人类变老的过程。这样他就能接受人会变老这一事实,并在这个事实中理解他人、学会尊重、接纳这个社会中与我们不同的人群。在这个基础上,当他在学校时会理解与自己不同的每一个人,以包容代替校园里的欺凌事件。如果老人和儿童一起生活,那么他可以教育儿童,从中得到存在的价值及意义,将自己人生的最后旅途过得更加完整。
项目以托儿所、园亭、老年院三个部分组成,两个建筑并没有放置在一起,而是以园庭为中心在基地里面相对布置托儿所与老人院,通过一个社会福祉机构来运营。托儿所的各个教室面向庭院全面开放,通过大台阶连接庭院与屋顶平台。
老人通过中庭与儿童活动的场所相望,在休息的地方可以看到儿童们玩耍,听到他们的声音,简单地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联系,便能达到很好的效果。
通过老人院开放的底层架空空间,儿童与老人们的接触形成了日常的场景,建立起老人与儿童的直接交流,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。
11.东京垂直彩虹
12.天水幼儿园
13.建筑师不仅为甲方开心,要有更多可能性。
第七讲:放眼未来幼儿园设施/日比 野拓(日本)
1.空间认识能力是跟语言能力与数学能力同等重要。
2.父亲是建筑师,小时候家庭空间对其影响或感知敏锐。
3.下雨天湿滑的滑梯更多泥水却更有趣。
4.孩子拥有自己思考的空间,创造思维留白很重要。
5.享受风和声音就感到佷奢侈,孩子要体验自然。
6.体验危险→避免危险,让孩子自己认知,自己想办法。
7.例如,幼儿园内设置种草的坡地,2岁小孩爬山坡,爬上去害怕、哭,但老师不去帮他,然后他自己想办法倒着爬下去。
8.幼儿园设计中尽量去增加高低不平的地方,让孩子运动,庭院的凹凸不平。
9.幼儿园越来越像小学,重视知识教育,忽略自然对孩子的重要性。
10.孩子们会从各种体验中学习知识,AI发展要素就是不断提供信息,不方便才是我们动脑筋的动力。
11.过度保护不同于安全,没有100%的安全,园舍里安全,园舍之外有更多危险潜伏,受伤和失败是学习和成长。
12.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让人头脑疲惫;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,使用时间越久学习能力越低下,要多接触自然。
13.幼儿期孩子应体验的36个动作,日常生活中增加孩子的活动率。
14.用餐环境很重要,空间可以调节挑食;卫生间需要干净明亮(干燥、无味),地面不使用水冲洗。
15.思考:坚定了我在自家装修中做阅读墙的想法,并在最下一层做绘本区。
16. 日比野拓幼儿园设计理念:
a.幼儿园在设计上要尽量单纯。它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游乐场,孩子在那是为了更好的成长。
b.色彩饱和度较低、空间朴素而开放、有许多与外部环境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、绝对没有卡通图案或者大型玩具等游乐设施,让孩子通过自然的变化正确认识世界。
c.让小孩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得到教育。比如,一般幼儿园会很谨慎地运用台阶,大家觉得小孩容易摔倒,可是我认为,只有受点小伤才能避免更多的受伤。”再比如,通常大人不会想让小孩藏起来,找不到会危险,可是日比野拓坚持设计了许多隐蔽的角落,让孩子发挥天性,可以尽情“躲猫猫”。
d.建筑师把部分地面做得有起有伏,并让不同空间彼此相互连通,这样小孩就能连续不断地跑动起来。建筑物围着中间的露天庭院,地面与屋顶以一个草坡连接。孩子手脚并用、稍微费点力气就能爬到屋顶上去,也可以走楼梯下来。这些设计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活动量,既有趣味也比较安全。
第八讲:儿童与自然相接触-自然认知能力及环境的构成/曾灼
1.游戏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着手进行的活动,愉悦欢喜,不参加者无法体会。
2.相对抽象的调研和想象,小孩子和自然的游戏,自身与大自然中的体验与开发的游戏,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3.人类的本能与游戏。
第九讲:幼儿教育研究/西本雅人(日本)
1.提升体力的环境(走路、高低差、小空间在幼儿园中的设置);
木材装修对保育的好处;
能持续游玩的环境。
2.环境+教育,来完成36个动作。
3.伴随孩子成长要改变空间环境,改变桌椅拜访、铺垫等。
4.设计者、幼儿园方、研究者三者共同完成教育。
第十讲:普惠园、高端改造园环境升级的发展方向/张弛
立体农业与早教设施结合。
2.现有环境-牢狱模式→新型模式-去牢狱模式
第十一讲:早教设施的可持续设计/菲尔·史密斯(新西兰)
1.达尔文主义的美学-TED
自然界的美,美是主观感受,可以跨越不同文化,审美品味在自然进化中重新构建的。
2.仿生学、采光、通风。
3.蝴蝶蛹、鸟展开的尾羽、三个房子交错。
第十二讲:游乐场设计/埃尔格·布雷茨(荷兰)
1.3R理念:重复性玩耍、角色扮演、规则扮演。
2.1980年前游乐场都是艺术家、雕塑家的尝试;20年后开始做自然的游乐场,并不是自然的材料就是自然的游乐场。
3.玩是与自然互动中形成的。
4.设置包容性的游乐场(所有游乐场都应该是包容性的)。
5.游乐场的色彩。色彩要纯,或只是搭配一点就足够。
6.荷兰的3%规则,市政空间规划时保留3%给游乐,但很难达到。
7.新加坡樟宜机场。第五层探索乐园,宝石项目。
8.比利时,矿山带,工厂改造。木桩还原到山坡上,65m垂直距离。一层孩子游乐;二层结伴或借助网游乐;三层40m滑梯,跌落高度2m,且掉到缓坡处。
9.实现风险可控,而并非零风险。